上海金山區:開展保健食品會銷行業專項整治行動
近日,上海市金山區市場監管局石化所開展了保健食品會銷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采取線上智慧監管、線下日常巡查、“一對一”宣傳等措施,同時成立“保健食品消費糾紛處置小組”,有力維護百姓合法權益,切實提高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介紹,現階段,保健食品會銷違法行為越發隱蔽,會銷時間往往錯開正常執法檢查時間,違法課件通常上傳云端,盡可能逃避執法檢查,造成了監管“盲點”。石化所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力求監管無死角全覆蓋。選取轄區7家會銷場所較大、會員人數較多的保健食品會銷店作為試點,率先安裝了攝像頭,并接通“金山智慧市監”軟件,實現了對保健食品店全天候無死角實時線上智慧監管,將封閉式會議營銷轉變為陽光透明的開放式活動。
同時,根據《上海市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1)》相關要求,按照金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部署,石化所梳理出轄區保健食品重點整治名單,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常態化開展日常巡查工作。重點緊盯虛假宣傳、違規銷售等侵害百姓切實利益的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指導會銷保健食品店轉型為普通食品店6家,取締保健食品會銷店3家,立案處罰4家,罰沒款共計11.5萬元。
石化所工作人員表示,日復一日洗腦式宣傳是保健食品會銷店慣用伎倆。從宣傳層面看,監管部門與保健食品會銷店存在著宣傳工作的“較量”。保健食品日常宣傳要突出特點,講求實效。為實現保健食品宣傳入腦入心,石化所加大宣傳力度、突出宣傳特點,注重部門聯合,全方位開展保健食品日常宣傳工作。積極聯合街道食藥安辦,制定《居委會保健食品巡講課程表》,對轄區26個居委會進行全覆蓋宣講,受眾人群共計1200余人,發放宣傳冊及宣傳品共計2400余份。同時聯合屬地派出所,結合反詐入戶宣傳工作,到居民家中開展保健食品安全“一對一”宣傳,深入講解保健食品會銷陷阱,普及健康養生知識。截至目前,共開展保健食品入戶宣傳9次,受眾家庭共計36戶。
為提高保健食品消費糾紛處置效率,提升百姓對消費調解的滿意度,石化所依托“一內一外”調解機制,全力打通保健食品消費處置“堵點”。在所內挑選溝通能力強,解決措施多的干部組成“保健食品消費糾紛處置小組”,專門受理、處置保健食品消費投訴。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訴12件,已成功調解11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4.12萬元,獲得錦旗2面,感謝信3封。在所外借助“所所調解”機制,聯合轄區司法所共同開展保健食品消費糾紛調解,引入“人民調解”力量,加強保健食品糾紛司法保障。截至目前,石化所共移交司法所保健食品投訴2件,目前均已調解成功。
據悉,下一步,石化所將緊緊聚焦“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核心任務,站穩人民立場、厚植人民情懷、服務中心大局、為民擔當負責,努力為金山轉型新發展、塑造新形象貢獻應盡力量。
東方網通訊員湯妙興4月13日報道:連續獲得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鄉鎮的金山區漕涇鎮,在一手繼續抓緊低生育水平工作同時,一手抓緊優生優育工作,全面提高0-3歲嬰幼兒智、體能健康發展。日前漕涇鎮特邀了盧灣區婦幼保健專家在鎮“啟明星樂園”講授“嬰幼兒春季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及好習慣的養成”,由于講授內容貼近實際,又通俗易懂,受到嬰幼兒家長及看護人員的歡迎。
據了解,漕涇鎮有1萬多育齡夫婦,0-3歲嬰幼兒500多人。由于大多為80、90青年夫婦,忙于創業和工作,又缺乏哺育和看護能力,許多家庭委托老人或雇人代領,缺乏科學育兒知識。為全面提高0-3歲嬰幼兒智、體能全面發展,鎮計生辦將普及嬰幼兒保健知識列入“啟明星樂園”行動計劃,4月11日許多家長獲悉邀請專家來講授,紛紛趕來聽講,會議室座無虛席,且秩序良好。
當前正值春夏季節,氣溫驟升,容易發生和流行各種傳染病。婦幼保健專家針對0-3歲嬰幼兒抗病能力較差的情況,就嬰幼兒春夏季生長發育特點、如何改進哺育措施以及實行科學看護等一一作了詳細講述,不少嬰幼兒家長還圍著專家老師咨詢了許多科學育兒方面的有關知識,許多青年夫婦表示得益匪淺。
金山區漕涇鎮周末婦女學校邀請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中醫科主任杜玉玲醫生主講“中醫養生——讓女性更美麗”的知識講座,由于運用中醫中藥從治未病著手,開展中醫健康管理,所講述的中醫藥知識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吸引了農村社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眾多女職工前來參加。
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如今農民也時尚養生保健。杜醫生在講座中圍繞女性如何進行中醫養生這一主題,從四季飲食、年齡段保養、運動養生等方面進行了講述,經過由淺入深輕松幽默的講授,讓女職工們懂得中醫保養益處的同時,也知曉了中醫保健以及日常生活作息規律的重要性。許多聽課婦女說,平時經常通過觀看電視“養生堂”等欄目學習中醫藥知識,有時聽了后跟著做,結果一用就靈?,F在中醫專家面對面講授中醫藥保健養生知識,真是機會難得。
漕涇鎮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利用周末婦女學校每年不少于4次的中醫藥內容的健康教育,并開展適合農村及社區的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食療藥膳、傳統體育等服務,對重點人群開展常見病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服務;普及運用中醫藥知識和方法開展優生服務、生殖保健和孕產婦保健等服務;逐步普及中藥、針灸、推拿、火罐、敷貼、刮痧、熏洗等傳統中醫藥服務,使中醫中藥更好地為農村社區居民健康服務。